U21 男篮群殴:青训的问题藏不住了
7 月 30 号晚上,U21 青年联赛辽宁对山东的比赛,打着打着就成了群架现场。辽宁队 18 号葛洪铭被四个山东球员围着想打,两边替补席的人全冲进场里混战,裁判拉都拉不住,最后只能提前结束比赛。这场本应看年轻球员好好打球的比赛,愣是变成了打架现场。这事儿不光丢人,更把中国篮球青训里藏着的毛病全抖搂出来了。
一、打架闹大,仨地方没管好
冲突看起来是山东队 10 号先肘人、绊人挑起来的,但真让场面失控的,是三个地方没尽到责。
首先是裁判没吹明白。从录像看,冲突前山东队就好几次动作太大,裁判要么没吹,要么吹得模棱两可。球员心里肯定不服气,憋着憋着,火就变成拳头了。
其次是技术台的人不管事。球员都打到记录台边上了,那七个工作人员不是低头写东西就是扭头看别处,就跟没看见一样。规则里明明说他们得帮忙维持秩序,结果全当看客。
最后是球队管不住人。辽宁队教练赛后说 “以后管情绪”,但替补席所有人都冲进去打架,明摆着平时就没教过纪律 —— 真管得严,谁敢随便冲场?
二、青训只教赢球,不教做人
这场架把青训的毛病扒得明明白白。表面看,辽宁、山东都是体育强省,梯队建得像模像样,钱也投了不少,但骨子里的问题是:只看重输赢,不教怎么做人。
有青训教练说,U21 的球队一天两练,全是练投篮、跑战术,一年到头心理辅导超不过 3 次。这么练下来,小伙子们身体长得快,脾气也跟着涨,就是控制不住火气。更糟的是,有的俱乐部甚至觉得 “横点” 能赢球,默许球员耍横。山东队彭泓森还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 “聪明”,意思是用点阴招能占便宜 —— 这都说明,有些球员早把 “动手” 当成赢球的办法了。
三、裁判不顶用,处罚太轻
当值裁判的表现也让人窝火。按规则,球员干出违背体育道德的事,裁判可以直接罚出场,还得上报处罚。但这次打架,裁判反应慢半拍,根本镇不住场。这不是单个数裁判的问题,是裁判培训太糊弄。U21 联赛常随便找些裁判来凑数,也没练过怎么处理这种冲突,真出事了自然懵圈。
更关键的是,罚得太轻。以前青年联赛也有过冲突,总以 “年轻不懂事” 为理由从轻处理。这其实就是告诉球员:打架成本低,没啥大不了的。没威慑力,谁怕啊?
四、想改好,得从根上弄
光罚几个人、禁几场赛根本不够。得实实在在做点事:
先让裁判能镇住场。比如搞个 “当场回看” 机制,有争议的动作马上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